首页

优美之家sm国产

时间:2025-05-25 07:23:11 作者:《全球南方视频媒体发展报告(2024)》在北京发布 浏览量:96146

  【光明时评】春日文旅生机勃勃

  【光明时评】

  作者:济之(媒体评论员)

  清明假期出游数据日前发布。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4年清明假期3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19亿人次,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11.5%;国内游客出游花费539.5亿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12.7%。

  火热数据背后,是塞满“人从众”的景区“特写”,是令游客大快朵颐的场景。从浙江杭州“西湖断桥铺满了人”,到山东济南变成了“挤南”,再到江苏南京夫子庙景区因客流量过大,地铁夫子庙站临时跳站运行……此番情景不由得让人们感慨:“到处都有一亿人。”看来,这个假期,很多人都选择出去走一走、看一看。

  值得关注的是,这个假期,国内旅游出游人次较2019年同期增长11.5%。该项数据不仅意味着文旅含“金”量高,还意味着人们的信心含量足。正因为对未来有良好预期、当下有愉悦心境,才有较高的出行意愿,愿意用脚步丈量壮美山河。

  不只清明假期,这个春季的文旅消费都充满活力,增长势头始终保持强劲。据统计,3月以来,“赏花”“踏春”门票订单量同比增长近7倍,赏花相关产品预订量同比增长超3倍。“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其实,赏花何需直奔长安的上林苑,如今的神州大地,有很多地方都主打“赏花经济”。从广西南宁青秀山的三角梅,到北京居庸关长城脚下的山桃花;从江苏南京莫愁湖公园的海棠花会,到河南洛阳的花海盛宴,无不吸引游人前去驻足。在花团锦簇中,可领略浪漫花事,可感受春暖花开。

  出游,已经成为人们的基本刚需;发展文旅业,也是各地的发展抓手。对于游客来说,审美素养越来越高,消费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不再满足于到景点吃吃喝喝、看看转转,还希望获得更高的文化体验和新鲜感受。各地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向游客提供更多充满文化含量的旅游项目,以及让游客眼前一亮的文旅新业态,将能更好满足人们不断升级的消费新需求,抓住产业发展新机遇。

  《“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推动文化和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融合发展”。当前,很多地方坚持因地制宜,找准自己的文旅发展路径,期望在融合发展上实现新突破。有的力推“赏花经济”,有的做大“早茶文化”,有的深耕非遗经济……如此种种,都是围绕融合发展来发力,着力提升文旅业的黏合度,既招揽了人气,也发展了产业,塑造了当地良好形象,可谓一举多得。

  一年四季,光景各异,每个季节都值得出游。今春文旅消费充满活力,让人们看到了经济回升的向好态势。我们有理由期待,接下来的文旅消费同样充满生机。优化政策环境,解决堵点难点;推动产业融合,创新产品供给;建好平台载体,加大惠民力度……多方精准发力、协同努力,让文旅消费活力持续迸发。

  (光明日报) 【编辑:唐炜妮】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有约8000人预报名

华泽书社早期读者乐粉鹏研究生毕业后在北京就业。已是高级工程师的他记得,小时候,尤其寒暑假,经常去华泽书社看书,是书社给他的童年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良好的阅读习惯让他受益终生。尚庄小学教师李月华当年也是华泽书社的小读者。2018年,李月华加入华泽书社志愿服务团队,每周日轮流到书社,为孩子们进行课时辅导、书法绘画指导、心理辅导等。

海外网评:将有更多外资企业赢在中国

习近平强调,中塞两国要继续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坚定站在一起。中方愿同塞方开展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加强发展战略对接,深化农业、基础设施、资源能源等领域合作,实施好经济和民生项目,不断增进民众福祉。中方愿同塞方在联合国等多边框架下加强协调配合,促进全球南方国家团结合作,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共同维护非洲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利益。

专家学者齐聚江西南昌 共话“考古遗址的可持续发展与未来”

香港明星足球队成立于1986年,由知名歌星谭咏麟和前香港足球代表队中坚力量尹志强共同发起,逐步发展壮大。多年来,球队先后前往全国各地参与友谊比赛,进行体育文化交流以及公益活动等。

5100多万名参保人员看病报销更方便

  第二十七条 承担教材发行的机构应取得相应的资质,根据出版发行相关管理规定,最近5年内未受到出版主管部门处罚,无其他违法违纪违规行为。

假期安全饮食,注意事项看这里

中国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负责人称,在高基数上,2023年以来引资规模有所波动是正常现象。2024年上半年,中国吸引外资规模近5000亿元,仍处于近十年来的高位。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